联 系 人: 彭老师
手 机:15000890945
电话: 021-33511084
Q Q :
微信号:fudandx
E-mail:fudan.mba@163.com
【复旦EMBA】中国经济新主题:不合规律的才需要研究
复旦大学EMBA研修班
杨成长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在中国实体经济领域,哪些问题最值得我们去研究?经济学把非常不确定的情况变得相对确定,对各种决策做最优选择。因此,那些不合既有规律、不合常规预测的现象最需要我们去研究。
第一,中国由过去投资型的制造业经济体变成了服务业经济体,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按照正常的经济学规律,当一个国家走过赶超阶段,人均GDP超过7000美金或接近1万美金的时候,其产业结构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服务业快速上升,制造业急剧下降。这就是我们这两年看到中国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相应地,观察、分析、预测中国经济问题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也在变化,这方面我们过去讨论得很少。
GDP增速与三驾马车关系的变化
过去,与8%-10%的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是3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20%-30%的贸易增长率以及超过10%的消费增长率。这两年我们的投资增长下降到了15%,贸易出现了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消费增长刚过10%。按照过去的认识GDP增速不可能达到7%-8%。事实却是我们的GDP只是从8%下降到7%,这就证明旧体制下所谓的投资、净出口型的GDP发生了改变。
2
工业增加值与GDP的关系变化
历史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总是高于GDP增速2%-3%,而2014年9月的工业增加值已经掉到了6.9%,比我们的GDP增速还要低。
3
物流数据与GDP增速的关系变化
总体而言,现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需求降下来了,GDP也降下来了,即便降幅缓慢,如果按照传统的那些指标,中国的经济简直糟透了。但是我们看GDP毕竟还有7.4%-7.5%的增速,这说明经济模型中统计指标的选取很重要。
当一个经济体从过去的投资制造型转变为服务型,宏观经济的统计方法、表征宏观经济三大需求的指标、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的意义都会发生变化。这正是我们当下遇到的第一大问题。
举个例子,可能全世界只有中国,除国家有GDP统计外,各省市、区县甚至乡镇也有GDP统计,这是由我们过去赛马式的行政考核体制决定的。GDP是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其统计体系方法就决定了它一定是国民性的。过去,各省市区县的GDP之所以能统计出来,是因为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制造企业有增值税,增值的一部分就直接构成了GDP。但是服务业只交营业税,从统计来讲,只有营业额、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要减掉一些减项才能构成一个服务的增加值,所以单从企业层面统计不出来。那么当一个经济体变成以服务业为核心的时候,如果服务业仍缺乏增值税环节,也没有增值统计,那么各个省市范围报出来的经济数据误差就极大,根据制造业增加值统计出来的指标也大大被低估。今年我国很多省份经济增速非常紧张(黑龙江GDP增速仅3%),这是因为统计体系没有顺应经济变而变。
由此可见,其实我们分析任何一个主体,无论是学金融、企业管理、家庭理财,或者是学公共财产、政府管理,我们都要认识到,其实经济学分析研究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没有对称的、成体系的、结构化的数据。我们的研究需要通过对各种关联的推测,来弥补数据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