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 系 人: 彭老师
手 机:15000890945
电话: 021-33511084
Q Q :
微信号:fudandx
E-mail:fudan.mba@163.com
复旦大学校友创业创新俱乐部举办创业与家庭主题讲座
8月5号下午14:00复旦校友创业创新俱乐部邀请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沈奕斐副教授在南京西路1728号百乐门大都会22楼白领驿家来给大家相授”左手抱娃,右手挣钱“——创业的同时,如何经营好家庭。2个小时的内容精彩绝伦,让现场处于混沌的聆听者逐渐清晰思路,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回溯活动当天精彩要点,探寻可知的信息,摘下点亮前路的明灯。
嘉宾简介
沈奕斐 博士
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副教授
复旦大学 家庭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 副会长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 理事
上海家庭时光社区服务中心 理事长
能量逗创始人
事业与家庭的争夺
强化性育儿、育儿书看得太多,自己的孩子看得太少、西方育儿理论的水土不服等问题造成的家庭教育误区使得经营家庭事倍功半,在夹缝中的父母破坏孩子的成长动力,破坏孩子的成长轨迹,破坏亲子关系。不当的教育造成了问题,增加了焦虑,加剧了事业和家庭的对立。想要保持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力,父母就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不仅仅只是对孩子的正能量输出,也包括对自我的正能量输入。
孩子与成人的区别
孩子一出生就在学习,因为他需要归属感: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自我定位)归属感缺失带来的问题: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寻求报复、自暴自弃,越是强大的父母越要收拢翅膀,否则,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厉害,反观自己的渺小,无法建立自信的归属感,无法激发内驱力。
0-6岁,自我救助发展,家庭权责利明确
7-12岁,自我欣赏累积,密切关注,谨慎出手,快乐为首
13-18岁,自我纠错开始,启发式提问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法,但本质上是信任孩子的能力,激发孩子的成长内驱力,不破坏孩子的归属感。
父母是如何破坏掉孩子的内驱力
剥夺孩子试错机会,打破孩子正常的发展节奏;狭隘的学习定义、焦虑与贪心,干涉孩子的发展节奏、给予太多否定,消耗孩子的成长能量。
归属感出了问题的孩子
在国内外会遇到哪些难题
国内:叛逆、学习不自觉、抱怨多
国外:东西方文化冲突:不认可中国文化,帖负面标签、小圈子扎堆,无法进入国外主流、学习压力大,抑郁症频发
归属感强,不适合国内教育,留学问题少;归属感弱,则需要重建归属观:亲子关系的调试
重建归属感
优势累积法
优势累积法的核心
积累成功经验,体验成就感受,找到自我激励机制(多关注目标,少关注问题)
父母和孩子同步共情
具体内容:
明确你的育儿目标,定位你的角色
学会观察和了解你的孩子
真正欣赏孩子,享受育儿过程
正面标签法,让家庭能量流动
筛除80%的问题,解决 20%的问题:一个阶段解决一个,技能法
游戏化:让家庭更快乐
活动最后,沈教授总结了三点:1、用力要用对方向;2、家庭教育的目标:孩子把能量都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用在和父母、老师、社会的对抗上;3、家庭教育很简单,你的孩子是你最好的老师,会教会你如何做父母。